2025年2月28日上午,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处二级调研员何雪红带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区内医疗单位相关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对柳州市人民医院完成的7项厅级科研成果进行现场验收。

会上,何雪红调研员首先介绍了验收工作要求及注意事项。她强调,卫生科教工作应迈上更高的台阶,各单位要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组织引导,树立正确学术价值观;要从制度、人才队伍、科研平台等方面健全科研能力提升的保障措施,持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要加强对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立项-执行-监督-转化”一体化管理体系,严守科研伦理与规范,开展切实服务于临床需求的科学研究,推动全区医学学科事业发展。

随后,各项目组分别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成果及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专家组听取汇报,进行现场质询,并对各项研究的创新性、临床意义以及应用价值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各项科研成果均已完成预期任务和考核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成果一:《膝关节软骨下机能不全性骨折MRI相关性研究》由肖运平副院长主持完成
该课题通过改进膝关节MRI扫描方法,应用3D扫描技术,显示膝关节软骨下机能不全性骨折(Subchondral insufficiency fracture of the Knee, SIFK)相关病变。课题不单从SIFK病灶本身的MRI表现分析疾病,而且还从半月板、关节软骨、韧带等多个角度观察、分析SIFK伴随征象,引进并在国内率先提出“干骺端爆裂征”“长颈鹿颈征”等概念,对疾病观察更全面、更深入、更精准,为SIFK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便于准确评估病情指导临床决策,同时对疾病发病机制、病因、危险因素探讨提供参考依据。

成果二:《HOXC10调控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由肿瘤科李竟长主任医师主持完成
胃癌临床诊疗面临靶向治疗匮乏及耐药性等困境,亟需开发新的靶点以突破治疗瓶颈。本课题通过分别检测患者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HOXC10 表达情况,从临床样本验证了HOXC10与胃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HOXC10可作为胃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此外,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HOXC10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同时具有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通过激活炎症网络驱动恶性进展。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胃癌发病机制、为开发新的胃癌治疗药物寻找靶点、制定和调整临床胃癌治疗策略的提供理论基础具有较大意义。

成果三:《Ⅲ~Ⅳb期伴椎前间隙侵犯鼻咽癌的综合治疗模式研究》由肿瘤科周媛媛主任医师主持完成
本研究通过对伴椎前间隙侵犯鼻咽癌患者进行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与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无局部复发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对此类患者进行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辅助化疗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预后、治疗失败模式及最佳治疗模式,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模式。

成果四:《血清GDF-15和Gal-3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研究》由心血管内科莫秋萍主任医师主持完成
该项目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和无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血清GDF-15、Gal-3含量,并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清GDF-15、Gal-3含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血清Gal-3、GDF-15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死亡风险预测,可以作为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一种有效的预警指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管理方法及调整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成果五:《全周期肺康复护理模式用于改善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观察》由康复医学科梁毅主任护师主持完成
该项目通过观察患者的肺活量(VC)、1秒率(FEV1.0/FVC100%)、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肺部感染率以及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从临床验证全周期肺康复护理在降低颈髓损伤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患者自身效能水平、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的效果。

成果六:《夫妻同步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胚胎移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由中医科谢珍惠主任护师主持完成
该项目主要研究胚胎移植术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通过对患者及配偶同步进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与对患者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的对比研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及配偶干预前、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S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最终得出夫妻同步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睡眠、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对患者妊娠结局有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成果七:《不同密闭式双向回血法在血液透析治疗回血中的应用研究》由血透室杨柳芬副主任护师主持完成
课题组通过对血液透析结束治疗下机回血方法的深入研究,旨在探索和确定最佳的回血方式,以优化现有的回血操作流程,制定更为严格和科学的操作标准。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专科护理操作的质量水平,还能有效降低与回血相关的并发症风险,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此外,通过改进回血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透析质量,增强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度,这对于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各项目组在听取专家组的建议后,均表示接下来会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并积极推动研究成果临床转化和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造福更多患者。
柳州市人民医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研为引擎,持续深耕医学前沿领域,加速推动研究成果临床转化,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